0860“食品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质量建设年度报告(2021)

发布者:食品313发布时间:2022-03-10浏览次数:827

一、总体概况

生物与医药专业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两个学院共同建设,其中食品工程学位点由食品学院负责。本学科(学位点)成立于2001年,依托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广东省一级攀峰重点学科)、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广东省油茶工程技术中心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程中心,三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五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建立,教学和科研条件优越。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等优秀教师组成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本学科(学位点) 基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通过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以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形成一个多种技术支撑,与加工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密切关联的工程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促进食品加工、饲料加工、食品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本学科(学位点)在国内外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学科排名国内前茅。

2021年度,本学位点专任教师共3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18人。招生总人数94人,其中全日制招生85人,非全日制招生9人;本科推免生1人;学位授予人数70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营造和谐师生关系,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文件精神,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方面的成效,一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专题讲座,包括“怎样读好研究生”、“研究生新生学习适应与发展”、“心之所向、自信美好的博士生涯”等。学院研究生专职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共有四名研究生专职辅导员,两名研究生专职教务员,并配备了优秀教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及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协同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2021年度,功能食品研究生党支部支部案例《守护食品安全线 共筑健康中国梦》获得我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为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学科核心课程、学位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为重点,大力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并针对学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积极展开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2)导师选拔培训:为提高导师教学指导能力,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开展导师选拔培训计划,注重导师的实操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具备言传身教能力等作为选拔标准。

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出台《食品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规范》、《食品学院落实政治安全与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实施细则》,对教师招聘引进、职业行为、考核评价、奖惩体系提出具体要求,形成了涵盖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全过程的师德建设体系。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纪律教育动员会”、“党史学习教育暨导师综合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11次,共计207人次。

4)研究生奖助情况: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我校及学院为在读研究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奖助学金,包括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助研岗位津贴、社会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励等各项奖学金,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及特殊困难补助等专项助学金。2021年度,获奖助学金学生共计377人次,总金额147.32万元。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学科于2020年开展了生物与医药领域(0860)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邀请企业和高校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升研究生的培养。

重视教师继续发展及培训。建设“双师型”导师,聘请具有食品工程类教育经历或相关工作经历的外单位(高校、科研单位、企业)高级人才为校外第二导师合力培养高质量专业学生成为重要举措,大力强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导师与学生的行业情怀与责任担当,指导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地方特色主战场、面向企业重大需求来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专业采取分流淘汰制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不同阶段需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交流、实习实践、撰写文献综述或专题报告。毕业论文全部盲审,论文的1012%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本学科方向的管理,强化学科自身特色,深化协作、增强合力,谋求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亮点,致力打造成为优秀人才输出的平台。

2)进一步凝练培养方向,突出学科优势。根据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校的自身情况适当调整研究方向的设置,以便更好地强化自身特色。

3)进一步改进导师队伍体系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及各方向的统筹协调性。

4)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指导体系,强化导向性研究生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