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生再发食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综述论文

发布者:食品313发布时间:2022-03-30浏览次数:870

近日,我院研究生再次在食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 12.811)发表了题为“Untargeted metabolomic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food authentication: A review”的综述论文。该文为2021届硕士毕业生钟鹏(第一作者)硕士阶段学位论文的部分工作,也是继2019博士生关甜(http://dx.doi.org/10.1111/1541-4337.12914)、2021博士生吴金松(http://dx.doi.org/10.1080/10408398.2022.2043822)之后,近两周内食品学院研究生发表的第3篇顶刊综述论文。

食品真实性是目前全球日益关注的问题,如生物身份、地理来源、农业生产方法、产品加工方式等,经常发生食品欺诈现象。分子标志物对确定食品的真实性有着重要作用,是大多数食品真实性鉴别分析方法建立的前提条件。相比遗传标志物(如DNA)和蛋白标志物(蛋白质和多肽),代谢标志物(如氨基酸、多酚、脂质)具有样品制备简便、应用范围广(不局限于生物身份鉴别)的优势。然而,在日常应用中仍然较罕见针对代谢标志物建立食品真实性鉴别方法。近年来,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被广泛应用于寻找代谢标志物。该文总结和梳理了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寻找用于食品真实性鉴别的代谢标志物的工作流程、应用实例,并讨论了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此应用领域中的优势、进展、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

综述亮点

1. 分析了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于寻找用于食品真实性鉴别的代谢标志物的应用可能性及优势。

2. 介绍了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寻找用于食品真实性鉴别的代谢标志物详细工作流程和各个技术细节的现状及进展。

3. 针对六种常见食品欺诈问题,介绍了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寻找用于食品真实性鉴别的代谢标志物的最新应用进展。

4. 分析了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出的标志物在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对未来发展的进行了展望。

综述结论

1. 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应用于寻找标志物的优势在于代谢物覆盖度广,尤其适用于标记物信息很少甚至没有的应用场景。

2. 通过数据采集、标志物发现和标志物验证,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能够寻找出关于各种食品真实性属性的代谢标志物,如生物身份、地理来源、农业生产方法、产品加工方式、新鲜度、动物死亡原因等。

3. 标志物验证对于基于代谢标志物的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开发至关重要。

4. 筛选出的标志物在食品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前景应该得到重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针对非靶向方法筛选出的标志物的靶向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于未知样品真实性评价的可行性。

 

图文赏析

 

FIGURE 1 Several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metabolome of food samples

 

 

FIGURE 2 Workflow of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food authentication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12938